成都商会管理平台告诉您商会已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
商会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很陌生,但是对于商人来说,商会的作用和意义重大。一个风气好的正面的商会团体,会让里面每个商人成员的从商活动得到放大,进行得更加顺畅。因此越来越多的商人加入商会,而与此同时商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全国工商联系统的经济类商会已超过10700 家。如此庞大的商会规模,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No.1 商会:“互助性”的最大体现
著名地产商冯仑说:商会干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结乡谊,第二件事是谋财,第三件事是沟通政商。
商会是通过“结乡谊”合成的“一把筷子”,比任何“一支筷子”的力量都要强,抱团“谋财”或者抱团“竞争”,声势要比单打独斗效果强。商会让企业抱团之后,不仅成为一个共同 “御寒”、“御外”的社会组织,更成为一个互助性组织。
在经济形遭遇寒流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更需要抱团取暖,尤其是在资金严重缺乏的时候,为解决资金流动性的问题,以“互助”为主题的新型商会应运而生。以“线上平台共建,线下资源共享”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搭建平台。
互助性、民间性、自由性、开放性、服务性是行业协会,商会的五大特点。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思考商会新的发展思路,让每一位企业家都能够共享商会的大资源,使每一位会员在此受益。目前,商会与国内多家诚信互联网融资机构合作,依托商会平台所掌握的中小企业“大数据”,和互联网融资机构中的规范经营者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一条以商会为信息交换的平台,商会向专业融资机构推荐需要融资的企业,同时为融资机构、提供企业的民间借贷情况、诚信考核信息等,最后由专业融资机构进行快速审核落实,这是一条融资新通道。
No2商会:新型商会市场化
大多数的商会实际上是综合性质的社会组织。比如说在商会的平台上,对会员企业有利信息发布、招商引资、维权等等功能综合体现。但也有一些商会根据会员企业的实际需求,侧重于某一方面的服务功能,诞生了一些功能不同的新型商会。
商会从早期的信息平台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慢慢附加了多种功能。但也有些商会因本身规模限制,因此集中资源搞新型商会,还有些商会专注于融资功能、互助功能等,这些都是新型商会功能渐变过程,也是商会市场化的逐步完善。
No.3商会:让企业拥有话语权
商会让企业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忽视的招商平台,从而影响一些急于招商引资的地方政府的决策,商会代表企业拥有了与政府、市场、社会对话的重要话语权。
人们可以发现,当下各商会会长、秘书长已经成为各地政府的座上宾。商会到地方考察,可以直接见到书记、市长,受到极高的礼遇。很多县市甚至把招商专员派驻各异地商会,进行“贴身服务”。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政府通常会主动联系商会,将投资项目通过商会广为扩散。通过商会抱团进行“沟通政商”,企业话语权提高了很多。
No4. 商会:企业家的代言人
一些国际商会的公关活动能力非常强大,甚至会和中国政府高级别官员建立直接联系,或者通过各国大使馆将某个议题交到副总理级别甚至更高级别的官员手里。
包括与所在国的经贸关系和一些产业政策,甚至涉及到的经济法律部分,商会在推动或者参与这些政策的出台前后,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国政府对某些市场准入的开放,这些国外商会领袖的游说活动功不可没,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商会领袖的影响力目前没有达到国外商会领袖那么大,但也在逐步影响中国政治、法律、经济、民生等各领域。”
No5. 商会: 政府离不开的好帮手
现代商会组织的迅速发展,已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商会的治理机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中,政府、企业、商会三者缺一不可。商会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由那些有着共同困难、共同诉求、共同地缘、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利益个体组成的商会,在反应诉求、维护权益、规范行为、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也越来越离不开商会,商会也成为政府管理的好帮手。不仅担负着协调企业间、行业间、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重任,也承接了一些政府转移相关管理职能的事宜。某些商会已经开始承担部分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与管理者的角色。
No.6商会领袖参政议政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商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逐步到了参政层面。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商会中当选的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按照商会企业会员多少、产值、带动就业等影响力大小,一般的情况下政府给商会都会有一名人大代表、两名政协委员的名额配置。商会领袖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仅是在全国一级,在省市区县各级更是普遍。各行业商协会商业领袖的代表同样占据了不少的席位,成为“异地”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这些遍布全国各省市的协会、商会主要领导、会员等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日益成为商协会展现影响力的一种方式。由商会领袖担任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因投资企业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当地就业,往往在提出议案时,不仅对自己所在团体和行业利益的争取和维护,同时也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民生等领域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
No.7谁来当商会领袖
单个企业的力量通常是薄弱的,而如果加入某一个商协会,融入一个集体,自身层次就会提高,特别是担任一定的职务,比如担任会长、副会长,其社会地位和美誉度都会得到提升。因此,商会领袖的产生,竞争非常激烈。
那么在民间商会,谁来当老大,不仅取决于企业资产有多少,企业家的影响力范围,更在于所在商会会长的含金量有多高,所能够带来的益处有多大。
一些商会会长的有力竞争者,需要得到当地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而且竞争激烈。当然,当选商会会长也需要凭资历。特别是异地商会担任会长职务的企业家,各地政府都特别重视,会靠近更有实力的资源。而靠近权力、靠近资源,意味着巨大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争着抢着当会长的原因。有些是直接利益,有些是间接利益,有些是无形利益,有些是有形利益。
调整经济结构迫切需要企业转型升级。近几年来,各级政府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包括:设立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评选创新示范企业、智慧建设重点示范工程,下达年度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智能化改造项目实施计划等等。综合评价这些政策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总的来看政策精准度不强、效率不高、覆盖面不广。
究其原因,在于政府很难真正了解企业真实的发展状况和发展需要,也很难准确把握市场的变化,以行政方式“外行指导内行”,不但浪费了行政资源、容易滋生腐败,也有可能破坏企业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行业协会、商会是同行企业自己的组织,能够深刻而敏锐地察觉到所处行业的生存状态、存在问题、潜在危险和发展前景,对行业内不同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储备和核心竞争力水平等情况非常熟悉。但在现实中,却往往被排除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制度设计之外,难以发挥特有的优势。
在引导参与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该让行业协会、商会走上前台,政府鼓励这些组织发挥主导作用,规范他们的组织行为。因此建议:
将政府评价企业或影响企业发展方向的行政行为,逐步转移给行业协会、商会
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就是将“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去做”。当前可以考虑选择一些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进行试点。将政府安排的转型升级资金等涉企资金项目的申报、评价、发放工作,各级各类涉企评优奖励工作,企业评价、产品评价、认证等工作转移给相关行业的行业协会、商会执行,政府做好监督和规范工作。在制定重点技术创新计划、智能化改造项目计划等有关企业转型升级计划时,可以采用委托研究或购买服务等方式,由行业协会商会起草计划草案,经政府有关部门确认后颁布执行。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赋予行业协会一定的执法权,规范行业内企业违反行规的行为。
精心设计和完善行业协会、商会的评价机制
首先,对全国各级各类的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清查。其次,根据清查结果,对行业协会、商会进行评价,制定某一时间段内的政府授信行业协会、商会目录,并将授信标准和授信结果向社会公示。第三,对具体工作流程进行设计,制定可操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保持授信行业协会、商会或第三方中介组织的有效流动,通过按不同时间阶段授信、同时授信不同的社会组织、鼓励中介组织市场竞争等方式,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健康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市场竞争和政府培育,力求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建立起行业内的“标准普尔”性质的社会组织,提供全社会认可的专业服务,建立起具有国际水准的行业评价品牌。
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信用评价、信息保密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政府对行业协会商会的监督与管理
政府以行业协会、商会提供的数据信息为依据制定行业政策,应签订保密协议。一旦出现行业协会商会失信、造假、泄密等行为,造成政府和社会损失,应启动惩戒机制。除相应的法律程序之外,可以考虑将相应行业协会商会或者企业列入政府制定的失信黑名单,将责任人员列入失信人员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让失信者为其行为付出代价。
各商会要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特别是在人才方面,会在创新驱动上展现更大作为,因为技术始终是人创造、运用和掌控的。商会要坚守住自己的岗位职责,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环境,与企业携手并进,共赢发展,为建设美丽新中国、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就是为什么商会已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成都专业商会、协会管理平台选择阳光商会,平台功能丰富,助力会长轻松运营管理商协会。